作为A股市场两大顶流,“茅指数”、“宁组合”两大投资主线过去2年的投资回报足够惹眼;2022年以来,两大组合跌幅均超过25%,宁组合回调幅度更大。
过去这四个月发生了什么?两大组合当前的估值、业绩基本面如何,机构持仓情况如何,未来预期又是怎样?
茅指数、宁组合今年以来跌超25%
今年以来,贵州茅台、宁德时代频上热搜,与以往不同的是,两大巨头上热搜是因为频繁下跌。截至5月6日,贵州茅台下跌12.54%,宁德时代下跌36.06%;对应的茅指数、宁组合两大组合指数双双重挫,年内跌幅均超过25%,前者小幅跑赢。按照最新股东户数计算,茅指数成份股今年以来户均亏损超过65万元,宁组合成份股户均亏损额超90万元。
作为A股市场集白马、龙头、赛道等于一身的两大组合,成份股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过去九年间,两大组合整体表现是非常优异的,自2013年以来(截至今年5月6日),茅指数累计收益超12倍;宁组合同期累计收益超30倍。2017年、2019年是茅指数的高光时刻,涨幅均超过85%,且跑赢宁组合。
茅指数、宁组合,谁更胜一筹
从上图对比发现,两大组合的走衰自2021年显露端倪,茅指数2021年小幅回调,宁组合虽持续上涨,但成份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石头科技等同期大跌10%以上。两大组合大幅回调的原因主要是成份股大幅下跌,茅指数成份股仅长江电力微涨,宁组合成份股全线下跌。
持续被杀价、杀估值,市场上似乎总有一双“隐形的手”在推波助澜。大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谁更有吸引力,未来又将如何走?
01
估值对比:
宁组合市盈率更为接近历史均值
从估值来看,目前茅指数市盈率25.31倍,近2年最低市盈率24.82倍;宁组合最新市盈率55.84倍,近2年最低市盈率53.69倍。两者当前估值都十分逼近阶段低位,看似茅指数估值更低,实际上茅指数当前市盈率较近2年平均市盈率折价20%左右,宁组合折价近40%,更为接近过去2年均值。如果将时间拉长来看,过去十年,茅指数平均市盈率19.24倍,宁组合60倍,前者当前估值超过历史均值三成,后者低于均值。
显然,从估值看,宁组合似乎更占优势。
02
盈利能力:
茅指数盈利能力更强
从盈利性来看,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2017至2020年,茅指数稳定超过20%,但有下降趋势,2021年降低至19.41%;相比之下,宁组合2020、2021年ROE不降反增,2021年其ROE上升至16.67%。
再看销售毛利率,依然是茅指数领先,过去五年稳定在30%以上,宁组合2021年销售毛利率下降至26.14%。
今年一季度,受业绩不及预期或其它因素影响,两大组合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均有小幅下降。
03
成长能力:
宁组合未来业绩更具备爆发力
从两大组合成长性来看,茅指数净利润同比增幅在过去和未来均相对稳定,维持在20%上下;宁组合自2020年以来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及2021年增幅均超过50%;按照机构一致预测数据,2022年宁组合净利润增幅依然超过50%,2023、2024年有望超过30%,这一点与宁组合的定位(高成长性龙头公司)极为匹配。
04
基金持仓:
宁组合2021年末获小幅加仓
机构持仓的变动被视为风向标。从两大组合的公募基金持仓来看,2021年末,茅指数成份股持仓176.49亿股,较2021年中小幅下降,同期宁组合成份股获公募基金持股小幅加仓。一季度受市场风格和投资逻辑的切换,两大组合成份股均遭减仓,但“茅指数”成份股减仓幅度更大。2020年末,宁德时代获2433家基金持股,贵州茅台获2245家基金持股;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逆势加仓宁德时代,但减仓贵州茅台。
从北上资金来看,最新持股与今年一季末相比,获加仓的茅指数成份股数量占比低于宁组合。茅指数加仓幅度居首的是东方雨虹,为1.04个百分点,贵州茅台获小幅加仓;宁组合加仓幅度居首的是斯达半导,为3.73个百分点,宁德时代遭小幅减仓。值得一提的是,宁组合获北上资金最新持股数量27.44亿股,较五周前增加0.67%,茅指数同期小幅减仓。
未来怎么走?
机构认为当前具备高性价比
纵使茅指数、宁组合被市场“爆锤”,但基本面依然各有千秋,茅指数盈利能力优质,宁组合成长性后劲十足。两大组合当前估值均接近最近2年最低水平,谁更胜一筹似乎不好下定论,茅指数中消费类公司较多,宁组合中医药科技偏多,这些都是景气度相对较高板块。
对于消费赛道而言,西部证券认为,疫情后经济温和修复,在下半年类滞涨环境下,消费风格有望取得更好的相对收益。医药科技方面,东吴证券认为医药板块已具备较高性价比,疫情态势趋稳,医疗服务与医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两大组合中,有不少公司被机构较为看好。数据宝统计,茅指数、宁组合中获机构上调评级的成份股共计11只,其中茅指数成份股有5只,宁组合成份股6只,石头科技获广发证券、瑞银证券等2家机构上调评级。除三一重工外,机构预测其余10股2022年、2023年净利润维持增长状态,阳光电源、北方华创、隆基股份等今年净利润增幅有望超过50%。另外,阳光电源、恒立液压等最新陆股通持股较一季末加仓。
(文章来源:数据宝)
本报记者 吕 东进入2019年,在监管层鼓励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大环境下,银行A股IPO也是提速明显。今年以来,已有3家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排更多
2019-03-05 09:21:16本报见习记者 孟 珂5月7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底,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达到29632 45亿元。根据人社部更多
2019-05-09 08:30:16被一家四口高度控制的海特克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特克动力)正在冲击A股市场,能否如愿存在变数。海特克动力由杨小理、叶天真夫妇及其子更多
2021-11-22 13:24:59涨疯了!‘动物’成精了!投资者对次新股三羊马(001317 SZ)热议不断。今年11月30日登陆A股市场,16个交易日,三羊马收获了16个涨停更多
2021-12-24 13:22:39【晨会精华:积极信号出现!历史数据告诉你A股市场2月份上涨的概率很大】中泰证券指出,当前市场走势较难用技术进行分析,需要关注情绪面的企更多
2022-01-28 10:51:00【底部信号?百亿级私募大佬大手笔自购自有资金满仓干】近日,北京汉和汉华资本在公司公众号上发布了《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关于自有更多
2022-01-28 13:51:00【V型反转指数翻红!牛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稳了?机构:加仓过年!】今日是辛丑牛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一年的A股市场可谓“牛头鼠尾”,开年的更多
2022-01-28 13:51:02【牛年“十大牛股”第一名竟是它!垫底板块和个股虎年能否反转?】A股市场的辛丑年行情已画上句号。与公历2021年相比,农历牛年的市场表现稍逊更多
2022-01-29 18:21:00【首席展望!博时基金曾鹏:今年市场会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曾鹏指出,2022年市场会经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业绩兑现能力强,竞争力更多
2022-02-01 10:51:00【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宽松不会轻易结束对市场和经济均可乐观】“虽然2022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压力仍大,尤其是‘需求收缩’压力不小。但基于更多
2022-02-03 09: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