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18日)沪深两市全线高开之后,股指震荡分化,主板指数盘中一度震荡整理,而创业板指盘初迅速跳水,随后跟随沪指冲高又回落;午后三大股指延续震荡偏强格局,市场情绪相对高涨。
截至沪深股市全天收盘,沪指微涨0.01%,报3224.41点;深成指微涨0.09%,报11810.66点;创业板指下跌0.06%,报2543.90点。
(相关资料图)
从盘面上来看,轻指数重个股,行业与概念板块涨多跌少,局部赚钱效应仍存。行业方面,游戏、多元金融、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通信服务、珠宝首饰、有色金属等板块表现突出;题材股方面,国资云概念、数据安全、云游戏、东数西算、信创等涨幅靠前。
资金面上,人民银行1月18日公告称,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2023年1月18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30亿元7天期和447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00%、2.15%。由于今日有6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今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5150亿元。
热点板块
行业板块涨幅榜前十
行业板块跌幅榜前十
概念板块涨幅榜前十
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十
个股监控
主力净流入前十
主力净流出前十
北向资金
南向资金
消息面
1、据界面新闻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外汇收支形势答记者问。王春英表示,近期境外投资者持续恢复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据外汇局统计,2022年12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和84亿美元。从最新的市场数据看,近期外资参与境内证券市场保持活跃,2023年1月上半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
2、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和新版目录。这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5年对目录进行调整。今年的目录调整主要面向新冠治疗用药、近5年新上市或说明书修改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罕见病用药等。通过此次调整,111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包括慢性病、肿瘤、抗感染、罕见病、新冠治疗用药等,同时,调出了3种被注销批准文号的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包括了1586种西药,和1381种中成药,全面提高医保药品保障水平。
3、据界面新闻报道,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央地协调联动,特别是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
4、据界面新闻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18日在发布会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助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优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
机构观点
对于当前行情,东莞证券认为,随着各地疫情好转,春节消费意愿修复,以及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表示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释放强烈维稳信号,我们预计后续市场将延续震荡上行,关注量能变化、北向资金流向和板块轮动,操作上建议适度积极,关注金融、食品饮料、家电、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和TMT等行业。
中原证券指出,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上扬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六成仓位,短线关注航天军工、电子元件以及新能源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提到,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以及衰退预期交易强化,海外流动性迎来拐点,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进入下降通道,有利于吸引外资回流。综合供需测算,2023年A股资金或净流入规模可能超千亿。
另外,市场普遍关注外资流入的空间和持续性。兴业证券表示,展望2023年,“水往低处流”的长期增配逻辑并未改变,随着内外扰动缓解,外资将重归趋势性流入。经历过去几年流入,A股当前外资占总市值比重仅为4%左右,在全球市场中仍然是处于大幅低配,“水往低处流”的长期逻辑并未改变,而外资流入经历去年的大幅波动后,今年随着内外扰动缓解,有望重归趋势性流入。
该机构进一步分析,保守估计外资今年将流入3000亿元,而考虑到资金回补、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中国资产优势重现,流入规模或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成为A 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我们保守预计今年外资将流入3000亿元,回归趋势性流入的基准水平。而2022年在内外风险扰动下外资流入大幅偏离趋势值,参考历史经验,若考虑这部分外资的回补,则有望在今年3000亿元左右的趋势性流入基准上额外贡献2000亿元;同时,随着2023年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中国资产优势重现,全年外资或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成为2023年A 股市场的主导性增量。
立足当下,平安证券提到,虽然1月份A股主要指数已实现了平均4-8个百分点的修复,但市场预期在持续改善,目前估值普遍在历史45%分位以下水平,春季躁动行情有望继续演绎。结构上看,一季度建议关注场景消费恢复带来的消费/医药板块的修复机会,以及政策预期明确、产业景气向上且前期调整相对较多的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等新兴成长行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1月17日,长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年迎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时介绍,截至目前,长春市六大热电企业煤炭库存合计130万吨,按照采暖更多
2023-01-18 10:05:48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更多
2023-01-18 10:17:52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本周(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6日)从监测品种样本数据来看煤炭平均价格为83675元更多
2023-01-18 10:06:29据河南省商务厅监测,上周(1月2日-1月8日)河南省煤炭价格小幅上涨。上周全省煤炭均价为98996元吨,较前一周价格上涨06%。其中,炼焦煤、更多
2023-01-18 10:10:07根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显示,上周(2023年1月2日-2023年1月8日)福建省监测样本企业的煤炭市场价格平均为164667元吨,环更多
2023-01-18 10:13:50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消息显示,2022年12月份,全国发电量75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月加快29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增速加快,日更多
2023-01-18 09:01:06上周,由于欧洲日韩等澳煤主要进口地区气温高于预期,叠加天然气价格下跌,对澳洲高卡煤需求低迷,纽卡斯尔港煤价继续下调,由于欧洲和南更多
2023-01-17 15:56:42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同比保持增长。与11月份相比,原煤、原油、天然气增速有所放缓,电力增速加快。 一更多
2023-01-17 11:06:29近日,今年首场强冷空气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剧烈降温及大范围雨雪天气,煤电中央企业火力全开,确保能源供应无忧。 入冬以来,我国西煤更多
2023-01-17 10:12:47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完成煤炭装船205158万吨,连续4年煤炭下水量居全国港口首位,充分发挥了骨干央企能源保供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更多
2023-01-17 09: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