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最资讯丨齐白石张大千天价画作会聚上海,讲述艺术市场的大师传奇
来源:第一财经 2022-09-06 18:37:06

今年是荣宝斋诞辰350周年,也是龙美术馆10周年,这两个中国重要的艺术机构合作举办的“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书画艺术特展”于9月2日在龙美术馆开幕,展览会持续至10月16日,之后将巡展至北京荣宝斋。


(相关资料图)

作为老字号的艺术经营机构,荣宝斋在20世纪初的北京培养、见证了很多艺术家的发展。而龙美术馆创始人、资本大佬出身的刘益谦,在近30年里是中国艺术市场的重要动力,在拍卖市场屡屡创造纪录。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艺术家,齐白石和张大千在荣宝斋和龙美术馆的收藏序列中具有重要地位。

“荣宝斋和龙美术馆在这个展览中各有侧重,荣宝斋收藏的齐白石作品比较丰厚,张大千是龙美术馆收藏的重点,”荣宝斋副总经理唐辉表示,“我们这次带来的一些手卷都是荣宝斋的镇斋之宝,到上海跟龙美术馆的张大千合二为一,成就了这样的艺术饕餮大餐。”

针对展览名称“南张北齐”,唐辉解释说,其实齐白石和张大千都是南方人,后来齐白石定居北方,开始关注北方的花草,“他画的牵牛花、大窝瓜、大南瓜、大葫芦都特别有名,他的画风也越来越雄强,可以说,他的成就主要在北方。”

本次展览总共有50件(组)作品组成,囊括了两位艺术家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多件是曾经出现在艺术市场的创下天价的重磅拍品。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场展览也是百年艺术市场的一个缩影。

农民文人画家和作伪大师

齐白石186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的普通农民家庭,直到40岁,他还只是一个喜爱绘画并且有木工手艺的农村人。

年届不惑之时,齐白石从河北到广西一路巡游,结识朋友,临仿古人,观景写生,这段经历开启了他的胸襟和眼界。回到故里之后,他置田购房,亲自将房屋翻盖一新,开始实践一种超然尘世的文人生活,在每天可以看到蔬菜果木、听到蛙叫蝉鸣的乡村环境,随着自己的性子和理解吟诗作画。

在齐白石的早期作品中,《梅石图》《遗响白云》《鸟木图》分别带有明显的吴昌硕、金农、八大山人的风格。策展人谢晓东在展厅做导览时解说道,齐白石学习八大非常到位,但又不太一样,”他没有八大的亡国气质,所以他画的小鸟没有孤傲的感觉,显得很萌。”

齐白石的乡野生活在1917年被打破,年逾半百的他为避战乱进京,结识了陈师曾等人,并于两年后正式定居北京,进入当时的北京文化圈,也开启了自己艺术人生的精彩半场。

如果说齐白石本质是一个拥有文人理想的朴实农民,那么张大千便是善于自我经营的绘画奇才。

彼时的张大千,刚刚二十出头,这个来自四川内江的年轻人,先在日本学习染织,回国时得知未婚妻病逝,便去松江禅定寺出家。他的出家经历仅仅维持了100天,但他的法号“大千”,将成为世人知晓他的名字。1920年,张大千在上海拜师学画。他对古人风格的判断眼光和收放自如的临摹技术令其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临摹仿制的大师。当时,他的伪作给整个收藏界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甚至在后来的几十年里,都有他在收藏大家面前直接指出某件作品是自己所画的轶闻,在他身后,关于一些画是原作还是张大千版本的伪作的争议,依然没有停止。

在本次展览中有几件张大千的早期作品,分别是其临仿石涛、赵孟頫等古代大师而作。谢晓东解释说,张大千相信创作中国画必须先学习古人,学好以后才能有自己的风格,后世艺术评论人傅申将这段经历称为张大千的“血战古人”。然而,作伪毕竟不是一项高贵的事业,张大千因为临仿技术的高超在当时的书画界获得了毁誉参半的名声。

谢晓东介绍说,彼时的张大千已经颇有经营自己的头脑了,年纪轻轻的他就留起了气派体面的大胡子,他也非常善于结交艺术评论人。

“衰年变法”和“莫高窟临摹”

荣宝斋,前身是始创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松竹斋,进行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相关的经营活动。清末民初,荣宝斋开始经营一项“挂笔单”业务,即挂出书画家鬻字卖画的价目表,为顾客和书画家提供中介服务。

据悉,在齐白石初到北京时,当时荣宝斋的经理王仁山欣赏他的作品,将其悬挂在店铺的显眼位置尽力推销。荣宝斋对齐白石在北京的成功提供了不少助力,也从此与其结缘半生。

齐白石于57岁定居北京,逐渐结识梅兰芳、林纾、陈三立等文艺、政治界人士,也在陈师曾的建议下,开始了衰年变法。艺术评论人吕澎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中指出,齐白石开始意识到,在受到西方影响的城市里,人们不再向往古拙野逸,而更喜欢画作中出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对象,而这对于农民出身的他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事。农村地头的瓜果菜蔬、蝈蝈蝗虫开始成为齐白石入画的题材,它们以文人画的写意方式出现在城市受众面前,这样的清新风格令艺术家大受欢迎。

他带着思乡之情画下南方的草木,也开始关注北方的花鸟昆虫,梅兰芳家灿烂盛开的牵牛花,很快成为他钟情于描绘的对象。艺术评论人陈履生提出,在齐白石的笔下,自然界的宏观与微观涌动而出,他对于自然的诗意领会和联想表达,影响了后世的画家,也缔造了大众的审美想象。

1942年春,齐白石画了一套12开的“花鸟工虫册”,自题“可惜无声”。册页采用工笔、写意及工写结合的手法,将植物花卉与昆虫肆意搭配,如一幕幕充满意趣的乡间小景。谢晓东介绍说,这套作品是艺术家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荣宝斋木板水印的母本。1995年10月5日,《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在拍卖场上以198万易手。2009年11月22日,它再次现身北京保利的拍卖会,并以9520万元成交,刷新了齐白石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买家就是后来创立了龙美术馆的刘益谦。

在展厅中,与这件作品并置的,是荣宝斋收藏的《九秋风物图》。这幅画创作于1944年,彼时,按照齐白石自己的算法,他已经“八十四岁”了,但他笔下的秋天丝毫没有萧瑟之意,依然是百花竞开,草虫飞鸣的景象,画面中间,有一只蝉刚刚蜕壳。

在齐白石经历衰年变法,抵达自己艺术高峰的同时,张大千也开始进入自己艺术人生的第二阶段。(张大千听闻莫高窟艺术,心向往之。)1941年,43岁的张大千抵达莫高窟,拟建敦煌研究院,并开始临摹敦煌壁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张大千带着家人和藏族画师完成了近300幅壁画的临摹,为之后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敦煌艺术中丰润饱满、色彩艳丽的特点也对他之后的创作造成了深刻影响。

在此后创作的《修竹仕女》(1943)、《红拂女》(1944)和《明妃出塞图》(1945)中,张大千一改晚清人物画中的柔弱形象,呈现出优雅流畅的线条、雍容丰腴的姿态、华彩富丽的色彩。在当时的中国文化界看来,张大千绘画中的这种文艺复兴,比欧洲油画更加动人。历史学家陈寅恪曾经评价其绘画“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于吾民族之上,别阔一新境界”。

“人民艺术家”和“泼墨山水”

晚年的齐白石一直寓居北京,历经战乱侵袭、政权更迭,富有声名的他像其他很多艺术家一样,难以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同时努力维护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在北平沦陷期间,他经常以“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1939)、“画不卖与官家”(1940)、“停止卖画”(1943)等态度应付来者,不过他的这些贴在门上的字条也常会被人揭去收藏。

在展厅里有一件极具气势的大作《松柏高立图》,旁边配有篆书对联“人生长寿,天下太平”。据说这幅画原本是齐白石于1946年为蒋介石贺寿而作,它在拍卖场上也有一个颇为辗转而戏剧化的故事。早先,《松柏高立图》是美国旧金山的一位私人藏家收藏的,2005年,该作品被拿到国内拍卖,刘益谦以500万元人民币拍得。2010年,刘益谦又以1200万元拍下了该画所配的篆书对联,并于次年将“合璧”之后的作品拿到嘉德拍卖。2011年5月22日,《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8800万起拍,最后以3.7亿的天价落槌,加上15%的佣金,成交价为4.255亿元,刷新了齐白石个人书画成交纪录,也刷新了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纪录,刘益谦作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强力推手,再次成为公众焦点。当时的媒体在报道此次拍卖时,纷纷惊叹刘益谦“6年净赚3.5亿”。然而,关于这幅作品是否是赝品的争议也逐渐浮出水面。2013年,刘益谦本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幅画的买家一直没有付款。而今,它依然悬挂在龙美术馆的展厅。

在生命的暮年,齐白石与荣宝斋依旧关系密切。据荣宝斋现任副总经理唐辉介绍,1949年荣宝斋重开以后,给齐白石作品的定价从2元一尺一直涨到8元一尺,选择其合适作品进行木版印刷,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也出版了《白石老人画集》。齐白石于1957年以“人民艺术家”身份去世,据他自己的算法,享寿97岁。

张大千并没有停下他探索世界的脚步。1950年,他前往印度举办展览,暂居大吉岭开始考察印度艺术,随后,他又前往阿根廷、巴西,纵横于世界各地。因为眼疾的影响,他开始了自己的“衰年变法”,即“泼墨”实验。

2016年4月5日,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2.7亿港元的价格拍得张大千晚年的作品《桃源图》。

齐白石和张大千,是中国20世纪绘画的两座高峰,在拍卖场上,也是中国现代艺术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他们曾经共处同一个时代,然而,他们又截然不同。

齐白石或许是“中国传统绘画终盘里的收关画家”,他一生保持文人传统,将诗书画印作为日课,同时以其质朴的农民本质,调和了文人雅士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审美沟壑。而张大千几乎是穷尽了中国画技法的绘画奇才,在晚年,创造出脱离中国笔墨、近乎于抽象的绘画表现方法,构成了中国传统水墨绘画领域最早的破坏性的实验,也成为他最后的最具代表性的图像。

“回望美术史,我们可以看到历朝历代的经典,包括齐白石、张大千,都是时代创新的代表,我们在今天还能看得津津有味,还能看到精彩,是因为他们的作品都是超越那个时代的,”唐辉总结说,“每个艺术家在学习传统的时候,是为了把传统放下而找到自我,这个就是艺术家的时代责任。”

“历史上有些时候,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往往这也是一种机遇,传统文化会与时俱进,会迎来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谢晓东表示,怎样做到既变又不变,展览中呈现了两位中国古代传统大家的回答。

关键词:
相关文章
世界新动态:国际主要港口动力煤价格稳中有降

世界新动态:国际主要港口动力煤价格稳中有降

  上周,随着亚太地区气温回落,耗煤用户采购需求放缓,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再次回落,理查兹港和欧洲三港动力煤价格暂稳。据中国更多

2022-09-06 15:52:59
视讯!中煤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太原举行

视讯!中煤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太原举行

  9月2日,中煤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在太原揭牌成立。中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毅出席揭牌仪式,中煤集团董事会秘书、中煤山西公司党委书记更多

2022-09-06 10:15:59
全球快资讯丨统计局:8月下旬全国各煤种价格继续上涨

全球快资讯丨统计局:8月下旬全国各煤种价格继续

  国家统计局9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下旬全国各煤种价格继续上涨。各煤种具体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无烟煤(洗中块,挥发份≤8%)价格更多

2022-09-06 09:53:18
天天热消息:两宗矿业权拍出上百亿 甘肃破解煤炭资源遗留难题

天天热消息:两宗矿业权拍出上百亿 甘肃破解煤炭

  近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对平凉市灵台县独店煤炭资源区块和庆阳市宁县中部煤炭资源区块进行网上公开挂牌出让,最终成交总价合计11068亿元。更多

2022-09-06 10:10:28
焦点快看:陕西煤炭的保供之旅

焦点快看:陕西煤炭的保供之旅

  8月20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前7月,陕西生产原煤427亿吨,其中外销出省264亿吨、约占618%,同比增长164%。  作为产煤大省,更多

2022-09-06 10:07:35
通讯!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暨高峰论坛在晋阳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通讯!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暨高峰论

  9月1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暨高峰论坛在晋阳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海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商能源低碳发展,共谋能源务更多

2022-09-05 16:13:50
【世界播资讯】黑龙江省专整办召开推进煤矿升级改造项目审批和建设专题会议

【世界播资讯】黑龙江省专整办召开推进煤矿升级改

  8月30日,黑龙江省专整办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决策部署,着力研究解决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更多

2022-09-05 10:04:51
环球观热点:1-7月新疆原煤产量21835.64万吨 同比增长32.5%

环球观热点:1-7月新疆原煤产量21835.64万吨 同

  新疆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新疆原煤产量2183564万吨,同比增长325%,比上年同期上升264个百分点。前7月原煤销售量增长291%,库存量比年更多

2022-09-05 09:54:10
世界热文:刘国跃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世界热文:刘国跃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9月2日下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更多

2022-09-05 09:53:55
环球信息: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西河煤业有限公司被责令停产整顿

环球信息: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西河煤业有限公司

  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网站9月2日消息,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责令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西河煤业有限公更多

2022-09-02 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