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后,现有个人收款码仍可继续正常使用。此前有关个人收款码的一系列争议,终于尘埃落定。
2月22日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精准和便捷的支付服务。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服务不减、体验不变,赋码过程免费,并可享受更高效的交易对账等服务。同时,现行“个人收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
消费者也在关心,相关调整会影响使用扫码付款吗?为什么新增“个人经营收款码”?对用户有什么好处?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有什么变化?流动摊位等个人经营者还能使用个人收款码收款吗?
对此,第一财经第一时间采访了业内专家,回应如下:
一、为什么新增“个人经营收款码”?对用户有什么好处?
当前,条码支付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支付方式。其中,“个人收款码”被用于个人日常出行、日用品消费、小额支付等场景,大量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用户用于日常经营收款。为了让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用户更便捷、安全地使用条码支付方式进行日常经营,强化支付机构服务意识,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商会员机构研究提出了行业自律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支付服务功能,对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用户专设了“个人经营收款码”。
“个人经营收款码”拓展了服务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一方面,“个人经营收款码”可以用于没有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人,便于其更加精准和便捷地获取更优质的支付服务。比如,个人经营收款码可接受信用卡付款,有利于拓展客源。另外,还可获得账务管理、交易对账、特定营销等增值服务。支付机构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可以开发更多服务选项。另一方面,个人经营收款码还能够更好实现交易风险防控,更有效地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维护消费者、个人商户及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由支付机构将其比照商户管理,交易信息会进一步准确,一旦发生纠纷,能够更好更快地维权。
二、用户申请“个人经营收款码”手续繁琐吗?成本增加吗?
对于申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的用户,支付机构会按照最少、必要原则精简的提交材料,并主要通过在线方式提交。
从支付宝公告看,个人收款码可“0费用、不换码”升级,升级过程完全免费。升级后,原有的收钱免费、提现免费等权益将继续享有,减少用户支付手续费负担。另据了解,用户自愿选择服务体验升级的,如布放扫码盒子、扫码枪等,条码支付服务主体会与商家按照服务与成本匹配的原则,协商确定合理收费标准。
三、流动摊位等个人经营者还能使用个人收款码收款吗?
对于流动摊位等经营规模小,或偶然发生经营收款的个人经营者,3月1日后可继续使用“个人收款码”。
如用户选择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原有的“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保留,不关闭、不停用,个人日常收付款可继续使用“个人收款码”。
四、相关调整会影响消费者使用扫码付款吗?
无论商家使用“个人收款码”“个人经营收款码”“商户收款码”中的哪一种,消费者通过商家提供的收款码付款,体验与现状相同,支付无障碍。
冰墩墩热销,引起了各界对奥运吉祥物、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记者近日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浙江市场监管系统近期在排查知识更多
2022-02-14 15:03:03日前,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更多
2022-02-14 14:59:30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具体如下: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2更多
2022-02-11 15:58:17在日前开展的春雷行动2022中,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对成都某电子商务平台宣传内容不实、使用不当广告语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据介绍,近更多
2022-02-11 15:53:50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这是在《关于发展壮大市场主体的若更多
2022-02-11 15:48:19近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分别介绍了2021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情况和2021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2021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更多
2022-02-09 14:08:09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21年电商领域案件查办的青阳县金宏外卖送餐服务有限公司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未履行审查义务案、利辛县逆世更多
2022-02-09 14:02:24近日,在山西省两会上,刘振国等51名山西省人大代表将目光聚焦白酒产业发展,联名建议尽快制定《山西省白酒产业规范发展管理条例》。目前,更多
2022-02-09 13:59:03近日,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在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2022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表示,云南今年要聚更多
2022-02-09 13:52:55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净化市场消费环境,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更多
2022-02-09 1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