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
硅谷科技大厂掀裁员潮,人才回流华尔街-全球通讯
来源:第一财经 2022-12-04 21:54:52

2020年夏天,程夕(化名)和许多程序员一样顺应科技大厂扩张态势,由金融机构成功“上岸”谷歌。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这一波硅谷裁员潮之中,自己暂时未受波及,但强烈的危机意识驱使他早做准备,近几个月已在寻找机会,只是明显感到就业市场寒气逼人。


(相关资料图)

“前几周才面试了美国外卖巨头DoorDash,但今天刚得知,与我接触的人力资源专员被解聘了,换工作的事也就没了下文。”程夕表示,除了潜在岗位大大减少,薪酬也普遍缩水。“今年年初,我的前同事获得亚马逊录用,对方提供40万美元年包,但前两个月我面试相似的岗位,整体薪酬包直降至32万美元。”

程夕的经历在2022年的硅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科技大厂过度扩张且错估形势

当地时间11月9日,脸书母公司Meta宣布裁员逾1.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3%。该公司CEO扎克伯格在公司内部会议中致歉,承认其错判形势,认为疫情期间在线增长将会持续。“这是我运营公司18年以来最艰难的决定之一,该决定无疑将给你们的人生带来重大影响。”扎克伯格说。

一周之后,亚马逊证实拟裁员1万人,影响大约3%的企业员工;而谷歌据报正酝酿裁减1万名员工,占全球员工总数的约6%;就连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苹果也难以独善其身,媒体爆料该公司已冻结各部门招聘,并可能持续至2023年9月。

在匿名职场社交软件Blind上,受到裁员影响或未受波及的互联网打工人纷纷发帖表达职场焦虑。据第一财经记者所见,题为《没有哪家公司是安全的?》《为何经理和总监总能免于被裁?》享有较高热度。

总部位于硅谷的Blind见证了科技企业疫情至今的兴衰,该公司公共关系主管陈志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企业难以准确把握用人需求,疫情期间过度扩张。他以Meta为例,2012~2019年七年间,员工总数增长至4万,然而2020~2022年,员工数量不止翻了一番,截至今年9月底,Meta员工总数达到其历史高峰8.7人。“Meta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此前七年的扩张规模,这样看来,近期1.1万的裁员数量并不算什么。”陈志健表示。

除了过度扩张,错估形势也是裁员元凶。就业市场分析机构Lightcast高级经济学家万库德Rucha Vankudre)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科技公司本预期疫情期间的工作和消费模式将会持续,但如今生活逐步正常化,现场办公取代远程办公,网购频次相应减少,所以企业不得不纠正错判。

“另一方面,不少科技公司的盈利水平、商业模式是基于未来而言的,投资者憧憬他们能在未来兑现增长,当风调雨顺时,基金、风投乐于慷慨解囊;但当利率走高,投资者如果看不到稳健回报,就会犹豫不前,这也是导致一些科技公司受挫的原因。”万库德表示。

裁员潮和用工荒

在华尔街看来,硅谷裁员潮主要缘于行业自身问题,不能反映宏观趋势。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均在近期报告中表示,尽管未来数月美国劳动力市场增长可能放缓,但更多表现为停滞而非裁员,硅谷大幅裁员对科技行业以外的整个就业市场的影响有限。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自去年12月以来,大型科技企业累计裁员18.7万,对该行业来说规模较大,但仅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0.1%。该行预期,非科技行业不太可能大幅裁员,因为美国经济总体上仍然人手短缺。

万库德也不认为科技行业瘦身将会溢出至其他行业。“对于大型零售商,员工流失将影响销售,对于制造业工厂,减少人手意味着产量下降,但对软件公司来说,削减岗位并不意味着软件就无法运作。那些产出与员工数量直接挂钩的行业,例如零售还有制造业,不太会见到大规模裁员。”

不仅不会裁员,在通胀居高不下、就业市场依然吃紧、经济降温形势之下,雇主仍不得不快速调整明年薪酬预算。

咨询公司韦莱韬悦(Willis Towers Watson)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雇主预计在2023年为员工平均加薪4.6%,涨幅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该公司董事总经理韦斯伯(Lori Wisper)表示,上一次美国企业的工资预算达到当前水平还要追溯到2001~2002年。今年以来,为应对通胀飙升以及招工困难,雇主在薪酬方面的实际支出已经增长4.2%。

科技大厂不香了?人才回流华尔街

过去数十年,进入硅谷大厂是无数年轻人的终极目标,疫情两年更是将这一观念推向极致。不过,硅谷裁员潮令形势发生微妙变化,程夕表示,自己正在犹豫是否回归金融机构。

“疫情期间,金融、咨询等传统行业的人才见证了科技大繁荣,不少人选择跳槽甚至零基础‘转码’,希望分得一杯羹。现在风水轮流转,来自谷歌、亚马逊、IBM等公司的优秀人才正在流向华尔街。在Blind上,我们看到城堡投资(Citadel)、高频交易公司Hudson River Trading等大型对冲基金招兵买马,它们目前拥有挑选精英的绝对优势和话语权。”陈志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万库德也见到上述现象,她表示,此前因科技人才要价不菲,传统金融机构无力与科技企业抢人,经济放缓时期金融企业表现坚挺,具备吸收科技人才的实力。“我们会看到人才资源的重新分配,科技从业者流向更多行业,我认为整体而言是有益处的。

至于科技大厂还香不香?陈志健认为,尽管行业近期震荡,但薪资仍然高于平均水平且福利优厚,年薪总包动辄高达20万~30万美元,故仍是许多美国白领的选择。他指出,过去两三年,求职者讨论较多的反而是科技大厂的隐性优势,包括工作生活平衡,提供创意乐趣,能够发挥影响力的机会。“大厂们仍然求贤若渴,只要你在合适的行业拥有强大的职业技能,还是存在很多机会。”陈志健说。

关键词: Meta
相关文章

Facebook正式改名“Meta”,12月1日变更股票代码

Facebook将更名为“Meta”。新名称“Meta”来自于科幻词语元宇宙(Metaverse)。更多

2021-10-29 10:53:04

脸书“不要脸”,小扎谈Meta元宇宙搭建真要钱

在科技巨头面临来自政府部门巨大反垄断和数据隐私监管压力的背景下,Facebook正在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不同的企业。更多

2021-10-29 11:07:04

脸书前员工出席欧洲议会听证会,欧盟数字监管步伐

欧盟能否成为全球数字监管的先驱?更多

2021-11-09 21:02:42

首份“元宇宙”财报巨亏百亿 Meta市值蒸发2000亿美元

元宇宙的构建可能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Meta有足够的时间寻找新的增长来源和新的发展战略。更多

2022-02-03 13:49:02

纳指大跌3.7%,Meta狂泻超26%,市值缩水2340亿美元

美股处于历史高点,且美联储准备自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市场对企业估值的审视已越来越严格。更多

2022-02-04 09:19:04

Meta市值狂泻两千亿 扎克伯格财富缩水近三百亿跌

2020年底和2021年初,散户投资者的购买主要集中在昂贵的科技、电动汽车等高成长股票上。但过去一周,大型科技股的购买量猛增,投机性资产的需更多

2022-02-04 13:49:02

科技股成反弹急先锋,全球聚焦美国通胀能否企稳

恐慌指数VIX期权资金博弈激烈,美联储加息的猜测或再次成为短期扰动因素。更多

2022-02-06 21:19:04

Meta与过去告别,数字经济需要重新起航

Meta所面临的,是一种终结的开始,它终结的是数字经济下的产权不清,资本的无序扩张,它开启的则是产权清晰下的商业逻辑和市场逻辑,相互成就。更多

2022-02-23 20:56:08
科技股低迷,纳指跌2%,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逆势反弹7.1%

科技股低迷,纳指跌2%,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逆势

美元指数失守110关口,Meta盘后跳水超10%。更多

2022-10-27 07:49:57
扎克伯格道歉!Meta开启万人规模大裁员比例达13%

扎克伯格道歉!Meta开启万人规模大裁员比例达13%

Meta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尘埃落定。公司CEO扎克伯格宣布,公司将裁掉员工比例的13%,即超过11000名员工将受影响。截至今年9月底,Meta拥有超过870更多

2022-11-09 21:33:53